据外媒援引顾问公司Berylls by AlixPartners近期分析,欧盟及美国一级供应商(Tier 1)的稀土仅能维持4-6周,届时部分生产线或面临停工,欧洲电动汽车(EV)产业恐受威胁。
商务部在2024年底对镓、锗、锑实施出口限制后,今年4月将限制范围扩大至7种稀土元素出口。中国掌控全球90%的17种稀土供应,其中包括电动汽车马达不可或缺的永磁体(NdFeB)。
美国芯片大厂亚德诺半导体(ADI)公布2025 会计年度第二季 (截至 5/3) 财报,受惠于汽车与工业需求回升,业绩优于预期,并上调本季营运展望。该公司指出,随着库存去化告一段落与芯片周期复苏,产业动能逐步回温。
根据财报,ADI第二季营收26.4 亿美元,相比去年同期大增22%,优于分析师预期的25.1 亿美元,净利报 5.70 亿美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ADI四大部门营收皆呈双位数成长。占比最高的工业应用营收年增 17% 至 11.6 亿美元;汽车芯片销售成长 24%,达 8.5 亿美元;消费性电子业务则受惠于个人计算机 (PC) 与个人装置提前备货,销售年增 30%;通讯业务表现最亮眼,年增高达 32%。
ADI董事长暨执行长罗希(Vincent Roche) 表示:「在全球贸易持续波动的背景下,我们的表现反映芯片产业正逐步进入周期性复苏阶段。」
财务长 Richard Puccio 补充指出,公司在所有终端市场与地区的订单于本季明显加速,带动在手订单回升,对未来成长前景保持乐观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部分增长原因来自客户因美国关税提前启动拉货,这股趋势或难以长期持续,预估第三季车用营收可能出现减少。
展望未来,ADI预测第三季 (截至 8 月初) 营收将达 26.5 亿至 28.5 亿美元,优于 LSEG 与 FactSet 整合的市场预估中值26.1 亿至 26.2 亿美元。分析师预期,随着需求升温与库存改善,亚德诺半导体在未来几季有望维持稳健成长动能。
与ADI业务相近的德州仪器上月也发布优于预期的财测,德州仪器第一季营收40.69亿美元,同比增11%,环比增2%,营益同比增3%至13.24亿美元,预计第二季营收预为41.7 亿至 45.3 亿美元,高于市场预估的 41 亿美元,显示模拟芯片产业整体正摆脱前几季的库存调整,逐步迈向复苏。
炼及供应方面占据主导优势,全球半导体产业都可能受到冲击,而中国采取的是针对性管制,并非全面封锁。
据悉,近几个月稀土价格平均上涨了40 - 50%。若后期加码管制的镝(Dy)月涨幅达200%、铽(Tb)达214%,就连中国稀土价指数在管制前也上涨近200%。
目前欧美供应链已如热锅上的蚂蚁。关键在于,短期内该问题尚无具体解决方案。
欧洲供应链正紧急商讨应对措施,尤其是纯电动汽车(BEV)供给受冲击最大,期望释放美国战略库存、对日本永磁体暂免关税,并加速批准非中国来源稀土供应链的建设。
供应链企业指出,掌握稀土出口控制权,为中国与任何国家谈判都创造了绝佳筹码。
外媒指出,除电动汽车马达外,依赖稀土磁铁的组件还包括电动辅助转向系统、传感器、催化转换器、扬声器、空调系统、风力发电机用大型发电模块。在稀土限制中,镝、铽的钕铁硼合金主要用于微影系统和晶圆处理机器人,影响晶圆制造效率;钕、镨(Pr)合金主要用于生产强力永磁体,用于光刻机扫描和蚀刻机制程。
此前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谈判,双方降低115%的对等关税,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降至30%、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降至10%。但稀土出口限制仍未解除,此次谈判只是缓和了紧张局势,无法解决当前危机。
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(BCG)最新预测,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将从2026年起对美国芯片产业产生明显冲击,包括生产及产品交付延迟、产能受限、制造成本上升等。
目前,美国通过投资加拿大、日本来开发替代材料,如DRAM级钨、无稀土(镝)磁铁、氧化镓(Ga₂O₃)、氮化硼等;尽管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积极推动美国本土芯片产业重建,但短期内仍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。